龋坏进展快,破坏范围广
奶瓶龋好发于上颌乳前牙,呈条状缺损,易扩散至多个牙齿。若不治疗,龋洞会快速加深,从牙釉质蔓延至牙本质,侵入牙髓,引发剧烈疼痛、根尖周炎甚至颌骨感染。
恒牙发育直接受损
乳牙根尖炎症可能波及下方恒牙胚,导致恒牙釉质发育不全、形态畸形或萌出位置异常。例如,乳牙因龋坏过早脱落,可能造成恒牙排列不齐、牙列拥挤等问题。
全身健康与心理影响
咀嚼功能下降:牙齿缺损影响进食效率,导致营养吸收不良,阻碍儿童生长发育。
心理社交障碍:前牙变黑缺损可能引发同伴笑话,导致自卑心理。
感染扩散风险:口腔细菌可能通过血引发全身性疾病(如心脏病、肾炎)。
分级治疗,保留乳牙功能
轻度龋坏:去腐后充填修复,复原牙齿形态。
牙髓感染:活髓切断术或根管治疗,保留乳牙至自然替换期。
无法保留的牙齿:拔牙后佩戴间隙保持器,防止邻牙移位导致恒牙萌出障碍。
预防是关键
喂养习惯:戒除含奶瓶入睡习惯,1岁后逐步停用奶瓶。
口腔清洁:家长每日协助刷牙(含氟牙膏),使用牙线清洁牙缝。
正规防护:3岁起定期涂氟强化牙釉质;乳磨牙萌出后做窝沟封闭。
饮食管理:限制糖分摄入(尤其睡前),多吃高纤维食物(如苹果、胡萝卜)促进自洁。
“乳牙迟早换,龋齿不用治”是重大误区! 乳牙的健康直接决定恒牙的质量与颌面发育。临床数据显示,70%的乳牙龋坏会干扰恒牙生长。早期治疗(如预成冠修复)可避免拔牙、减少矫正难度,长远降低孩子痛苦与经济负担。